蒼山碧海,莽莽綠源。烏江河畔,崇山峻嶺間,一排排電桿高聳入云,一道道銀線縱橫織錦,一張張笑臉訴說著幸福生活……走進綠色桶井,處處能感受到秀美新農村景象,萬家燈火撐起了村民的小康夢。

德江縣桶井鄉位于德江東北部,轄區共有27000多人,其中土家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4.73%。2016年,以土地奇缺、產業薄弱、基礎設施落后、群眾思想觀念落后等多方原因被定為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
近年來,德江供電局肩負起央企的社會擔當和時代使命,下轄的穩坪供電所與極貧鄉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不斷解決極貧鄉人民的電力需求,潛心服務,書寫了點亮萬家燈火,助力脫貧攻堅的電網情深感人故事,有效助推了極貧鄉脫貧攻堅的良好進程。
便民利民,用上優質電
“家里就一盞電燈,還老是‘罷工’。辛苦勞累一天回到家里,拉開電燈,就是那朦朦朧朧的紅絲絲,電飯鍋都帶不起。”同心社區村民楊先益說起往事,有著一肚子心酸。

“菊花烘烤最怕斷電。斷電1個小時,就會壞掉一批菊花,那損失,就是一年到頭的血汗。供電不穩定,短期影響的是企業的生產,長期影響的是桶井產業的發展前景。”菊花種植老板劉繼權說。
“媽,咋又沒電了,我的作業還沒完成呢。”以前,家里有學生的人家,最怕聽到孩子這樣的抱怨。
“老師,昨天晚上停電了,俺的作業沒寫完。”在那個時候,這是老師問起作業來,孩子們常有的借口。
缺電,是桶井鄉脫貧攻堅的致命傷。
桶井鄉屬典型的貴州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極度嚴重。的確,在之前,雖然達到“戶戶通電率100%”。但通電,不等于電能優質,幾次農村電網改造,因老百姓思想守舊,土地、清苗、通道很難協調,認為有電了就好,比點煤油燈強,加上村里離城遠,沒有產業,沒有項目,村民認為將就過日子,守舊的思想,嚴重影響著群眾的生產生活。
2016年以來,全縣農村電網建設根據國務院實施新一輪中心村及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要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解決全縣人民對電力的需求,確保脫貧攻堅“電力十足”。穩坪供電所對焦轄區桶井極貧鄉,找準短板、精準發力。
“我們就是竭盡全力,也不能因為電拖了桶井鄉脫貧攻堅的后腿”,穩坪供電所所長代勇回憶起當初的誓言,看到如今桶井鄉的蝶變,滿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桶井偏僻,許多村寨離穩坪變電站有10余千米,路途遙遠,電力供應不上。
2016年,德江供電局積極爭取項目,投入5000萬元資金,新增配電變壓器78臺,針對沿江楠木樹彎、場壩中寨組用電高峰期電壓不足情況,及時調整項目,新添配電變壓器,及時有效補齊了全鄉供電短板,提高了群眾用電的電能質量。
2019年,穩坪供電所對桶井鄉再次提升用電保障,累計實施電網高壓項目絕緣化改造24個,新增高壓線路11.23千米,低壓線路23.68千米。目前,全鄉用電戶均容量達到2千伏安以上,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的小康用電保障標準。
“現在電燈亮得很,掉顆針都看得明明白白,國家電力真給力!”沿江村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楊先翠談起電燈,高興得合不攏嘴。
貼心為民,用上安全電
2018年,為了給群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穩坪供電所對桶井轄區群眾開始戶表改造。
除穩坪鎮以外,轄區桶井有近7000用戶,戶表改造對于這個只有15人的供電所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他們白天集中接待前來辦理戶表改造的群眾,晚上針對部分年齡較大或者行動不便的用戶,主動上門服務。
職工們加班加點干工作,不停忙碌。不到半年時間,穩坪供電所就完成了桶井鄉轄區21個行政村共計5927個戶表改造任務。因為連續工作,電鉆等小工具磨損很快。所里8個線路員人均用壞1套小工具,用壞2把手槍鉆。職工楊亞軍一周用壞了8雙手套。
“那段時間,我們一天平均安裝了217個電表,雖然到下午下班時大家要互相幫忙著給腰上貼一片膏藥,但我們都感覺很欣慰。”職工安建說。
穩坪供電所的供電區域的桶井鄉,轄區5900余戶用電群眾,也是132臺變壓器龐大的工作量,原穩坪供電所所長覃江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這一情況報到縣局,縣供電局領導高度重,并給予了大力支持,征求組織同意,立即選派中層干部到桶井鄉掛職副鄉長,專抓電力保障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有電有網才能富”是安正濤的口頭禪。掛職后,安正濤理所當然地分工主抓與“線路”有關工作。從此,他與桶井鄉的電線、通訊線結下了不解之緣,帶領穩坪供電所電力人,全身心抓好電力保障,助推脫貧攻堅。他深知,小康電、小康訊是桶井鄉脫貧攻堅的第一個堡壘。
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桶井鄉脫貧攻堅豐碩戰果,回眸艱難歲月,穩坪電網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為目標,著力做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不斷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和態度,從“管理用戶”向“服務客戶”轉變,從“坐等上門”轉為“主動服務”,從“用上電”到“用好電”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動讓桶井群眾真切感受到供電服務一直在改善,客戶滿意度、認可度一直在提升、廣大人民群眾電力獲得感直線上升。
服務至上,用上放心電
12月16日中午,走進桶井鄉沿江村居民楊承舉家,只見其孫子孫女正坐在客廳里看電視,而他忙著用電飯煲煮飯,一旁的電磁爐上燉的牛肉濃香撲鼻。
“現在用電方便了,家用電器就多了。”安高瑤告訴筆者,三年前,由于電網老舊,停電、電壓不穩時常出現,特別是逢年過節,用電飯煲煮飯常出現夾生飯,遇到刮風下雨電壓不穩,還容易燒毀電器。
“現在電力人服務態度真好,電燈不亮了,一個電話,亞軍就來了。”高井村安全飛高興地說,如今不僅用電方便了,電力維修服務更讓人舒心,有了問題,打一個電話,就有電工上門服務。
涂文學副鄉長說出了桶井人對電力供應滿意的心聲。今年,穩坪供電所對全鄉各行政村的農網使用情況進行排查,重點梳理貧困村,將其納入今年農網改造重點任務。目前,被列入2019年重點民生工程考核計劃的1569戶群眾電網安全改造任務已全部竣工通電。
“有時檢修得從半夜兩點開始,起初我心里很排斥,但發現大家總是在白天就做好準備,晚上提前到達開始備戰,沒有人抱怨。”楊亞軍回憶起雪凝災害期間的保電工作,那一段艱苦的日子已經變成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在升級各村老舊電網的同時,保電服務也在不斷升級。供電所竭盡全力,保障了抗旱期間應急配電,桶井鄉第二屆農民豐收節等重大活動的正常供電,有效解決了全鄉產業發展69家專業合作社所需配電,打通了群眾放心用電“最后一公里”。
點亮萬家燈火,編織電網情深,給力脫貧攻堅。感謝有你,穩坪供電轄區電力人。(楊旭)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