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南方地區降雨連綿不休,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南方仍多降雨天氣。
降雨量什么時候最大?為何持續不停?應如何防范?圍繞公眾關心的問題,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本輪降雨持續時間長似“梅雨”
8月12日,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云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其中湖北孝感局地特大暴雨(268.2毫米)。預計8月14日起,雨帶逐漸南壓,江南中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陳濤表示,實際上,本輪降雨過程從8月9日就已開始,南方地區長達十日左右的持續降雨,讓不少公眾感覺“梅雨”又來了。他談到,本輪降雨過程與大氣環流調整有一定關系,目前副熱帶高壓位置較前期明顯偏南,副高邊緣暖濕氣流與中緯度冷空氣勢力相當,且持續交匯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天氣形勢特征與梅雨天氣存在相似之處。
真的是“梅雨”來了嗎?陳濤指出,從發生時間來看,梅雨一般出現在6月中上旬到7月上旬,持續時間為20至24天;當前的降雨時段與典型梅雨過程有一定差異,持續10天左右的降雨過程較梅雨過程相對較短,因此諸如“梅(雨)開二度”的猜測不夠準確。
局地極端強降雨不限于長江中下游
8月12日,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江西北部、浙江大部、福建西北部、湖南北部、重慶東部和南部、貴州中北部、云南西南部以及西藏東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從這份預報‘名單’來看,本次降雨的影響范圍遠不止長江中下游地區,重慶、云南、貴州等地的降雨情況也不容忽視。”陳濤表示,這是一次大范圍降雨天氣過程,主雨帶有緩慢南壓趨勢,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一直到江南北部中北部都受其影響。
“冷暖空氣勢力相當造成雨帶移動緩慢,加上水汽充沛、對流不穩定、能量足,局地短時強降雨特征明顯。8月11日至8月12日,湖北宜城和浙江海鹽局地出現特大暴雨。局地站點出現極端性降雨,較常年同期相對異常。”陳濤說。
統籌做好山區流域災害與城市內澇防御
記者了解到,此次降雨過程,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可達100毫米至200毫米,局地可能超過300毫米。其中在安徽大別山區、皖南山區以及浙江西部山區,需要注意強降雨造成的山洪、地質災害風險。
“長江上游干流目前水位處于較高狀態,太湖流域水位超警,尤其需要防范持續強降雨造成中小河流災害風險。”陳濤表示,未來三天,重慶、貴州、陜西南部等部分地區也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單點雨強比較大,需注意防范強降雨誘發的各類氣象災害風險。
據預測,8月16日至8月18日,江漢、江淮至江南北部將出現新一輪降雨過程,與本次過程有一定疊加效應,持續降雨造成土壤含水量飽和,需加強防范持續性強降雨誘發的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氣象災害風險。此外,16日至18日四川盆地西部將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需持續關注。
陳濤提示,公眾可隨時關注最新的暴雨預警以及氣象災害風險影響預報,重點了解城市內澇、道路積水氣象災害風險相關信息,及時撤離或避免前往地質災害高發地區。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