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縣雙澗鎮堅持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
安徽省蒙城縣雙澗鎮把抓黨建促脫貧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一項現實任務、一個重要檢驗,努力把基層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形成了“群眾爭先入黨,黨員爭做貢獻,頭雁爭當表率,支部爭創一流,村村黨旗爭艷”的良好局面,為打贏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實施“培強頭雁”工程,充分發揮黨組織書記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導作用
強化黨建引領全局,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書記打贏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的領頭雁作用,帶動各級黨員群眾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入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一是提升黨組織書記主責主業意識。建立雙澗、鎮、村、社區黨委黨建工作月例會制度,鎮黨委書記主持,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參加,切實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研究、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大事項親自督辦,推動黨建工作常抓常新、常抓不懈。實行村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制度,鎮黨委每半年聽取村黨支部書記述職匯報,重點圍繞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等工作,現場接受評議。二是建設“三有型”黨組織書記隊伍。堅持把“有可靠的政治素質、有優良的品德口碑、有擔當的工作能力”作為選任村黨組織書記標準,打造一支脫貧攻堅的“帶頭人”隊伍,下大力調整看攤守業型村黨組織書記,將能力強、素質高、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創業型優秀人才吸納到村班子,著力配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三是開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活動。重點圍繞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制定《雙澗鎮領導干部住村走訪工作制度》,每位鎮領導聯系一個村或社區、分包一個村或社區,每月住村3天,鎮黨委書記每月連續住村不少于3天,通過各級領導干部走訪,化解矛盾85起,辦實事98件,密切了干群關系,夯實脫貧攻堅的組織根基。
二、實施“打造堡壘”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保障作用
圍繞脫貧攻堅,進一步建強基層堡壘,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在引領全局中的保障作用,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全面貫徹落實。一是打造“功能實用”的活動陣地。結合脫貧攻堅,集中力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清零達標”行動和升級改造工程,村級活動場所全部達標,使其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政治活動中心”、便民利民的“代辦服務中心”、群眾業余生活的“文化活動中心”,實現利用規范化、經常化。二是開展村級集體經濟“達標行動”。針對貧困村大多集體經濟薄弱,脫貧致富承載力弱的實際,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辦法,逐村制定發展規劃,通過“發展光伏產業、鞏固擴大公益林項目、土地整理、土地流轉”等模式,多形式發展能夠助力脫貧致富的村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有固定收入的村,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支撐。三是健全“活力倍增”的工作機制。圍繞“領導班子有活力”,所有村社區全部健全“六位一體”村級組織管理體系,促進村級組織規范運行;圍繞“黨員隊伍有活力”,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圍繞“科學管理有活力”,擴大黨的基層民主,通過“一清四議兩公開”決策村級重大事項,暢通黨員群眾參與黨內活動、村級事務的渠道,擴大黨員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形成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的工作運行機制。
三、實施“先鋒激勵”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主體作用
把黨員作為打贏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生力軍,突出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切實把黨員的活力、創造力激發出來。一是開展“強黨性強信念”教育。堅持把黨員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為基層黨員發放《黨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學習資料0.9萬冊、黨徽0.7萬枚,開辟“赤城黨建”微信平臺和“赤誠之聲”公眾號,定期向全鎮黨員發送學習知識和工作動態,使全體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建立黨員信息平臺,在重大節日和黨員政治生日以短信形式為黨員發送祝福0.5萬多條,激發黨員的光榮感和歸屬感;組織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唱響紅歌、紅色傳承、講黨課等“五個一”活動,所有黨員到重溫了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廣大黨員理想信念,引導黨員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在脫貧攻堅中當標兵、作模范。二是強化黨員和致富帶頭人“雙向培育”模式。針對貧困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文化偏低、缺乏發家致富能力的實際,緊緊圍繞脫貧要求,采取“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的雙向培育模式,從致富帶頭人隊伍中發展黨員,使黨員成為發展農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致富的生力軍。三是實施“擦亮名片”行動。以“脫貧攻堅做表率當先鋒”為主題,開展“擦亮名片”行動,將每月10日確定為全鎮集中入戶“訪貧日”,全鎮所有鎮級領導及黨員干部職工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每月到貧困戶家中排憂解難,發放《雙澗鎮干部駐村走訪宣傳手冊》0.3萬余冊、遞送幫扶連心卡0.2萬張、建立村戶檔案0.3萬余份、開通民情熱線、搭建起一冊、一卡、一檔、一線、一網、一基金“六個一”的扶貧服務聯系平臺,解決問題,用雙腳丈量民情、用心靈感受民生、用行動排解民困,真正實現了幫扶責任無死角,形成了上下齊心、合力攻堅的生動局面。
四、實施“人才引培”工程,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
按照“黨管人才”的原則,大興識才、愛才、敬才、聚才、用才之風,在脫貧攻堅中引進人才,在脫貧攻堅中培育人才。一是邀請創業有成人才返鄉。依托企業商會、流動黨組織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組織在外創業有成的企業家商會代表,召開“鳳還巢”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傳遞組織關愛,介紹本地優勢,鼓勵他們回村發展、反哺家鄉,助力脫貧攻堅。二是扶持鄉村人才創業。針對鎮村人才有經濟實力、有管理經驗、有市場人脈,但缺項目、缺資源、缺支持的問題,采取“支部+鎮村人才”“鎮村人才+公司”“鎮村人才+合作社”等模式,在政策、土地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為鎮村人才創業提供平臺。三是加強人才梯次培養。對鎮村農業科技、創業等各類人才,制定梯次培養計劃和激勵機制,開展分級分類管理和精準培養,舉辦各類培訓班11期培訓404人次,搭建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素質高的新型職業農民成長平臺。
五、實施“典型引路”工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脫貧攻堅中的示范作用
圍脫貧攻堅,通過創新載體,在培樹黨建品牌上下功夫,把各級黨組織的思路、目標和要求清晰地反映出來,把黨員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一是打造示范品牌。堅持把生態產業覆蓋作為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根本出路,編制《雙澗鎮2018-2020年扶貧產業發展規劃》,構建“5+2”扶貧產業體系,即5個特色種養富民產業:精品苗木、中藥材、特色養殖、雜糧雜豆、食用菌,2個傳統主導優勢產業:錯季蔬菜、鎮村旅游,形成了“2環3帶8個示范點龍頭企業”。二是探索建立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群眾利益聯結機制。組織群眾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獲租金”,扶貧資金入股龍頭企業“變股金”,貧困群眾就地打工“掙薪金”,盤活土地等資源入股合作社“分現金”,實現“一地生四金”,目所有貧困戶及入股農業企業,使貧困群眾獲得穩定收益、實現穩定脫貧。三是選樹駐村工作隊先進典型。實行擂臺評比制度,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策”制定貧困村、貧困戶3年脫貧計劃,細化退出任務清單,對駐村幫扶工作進度、業績按月公開晾曬,幫扶措施精準、成效明顯的工作隊,廣泛總結宣傳在脫貧攻堅中的先進事跡,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靠榜樣的力量推動安徽省蒙城縣雙澗鎮駐村幫扶工作深入扎實有效開展。(王帥 李二仆)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