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詩意山水和田園生活日益向往,這一需求有力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特別是今年1月《廣西旅游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南寧各縣區村鎮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加快建設步伐,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旅游發展如火如荼,一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等大放異彩。隨著各地鄉村旅游發展的逐漸成熟,南寧環城鄉村旅游圈格局也正逐步成型,南寧市鄉村旅游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A依托政府規劃實現旅游興村
1637年(明崇禎十年),徐霞客游歷至上林縣,在青山綠水中駐足近兩月,寫下了1.4萬多字描繪當地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的游歷筆記,上林縣也因這位旅行家的青睞而聞名天下。2016年2月,上林縣被列為首批262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2017年又獲評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
近年來,根據《廣西旅游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上林縣緊緊圍繞“生態為本、綠色崛起、旅游興縣、共享小康”的戰略定位,依托政府參與規劃的“三湖一寨一江一園”等重大旅游項目,努力向旅游發展與脫貧攻堅雙贏的目標推進。隨著鼓鳴寨、大龍湖以及云里湖景區的開發建設,按照“搬出就建、不搬就改”的安置模式,西燕上圩莊村民將集體住進“風情小鎮”,而內里莊目前也已經完成風貌改造變成了示范村。
此外,在旅游項目開發過程中,上林縣采取政府和項目開發商各出一半的方式,幫助在旅游項目建設征拆中失去土地的農民全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鼓勵村寨群眾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產業。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林全縣接待游客346.19萬人次,同比增長28.21%,實現旅游總消費36.52億元,同比增長40.46%。
政府還通過土地入股,引導村民參與集體旅游經營,讓老百姓共享旅游開發的收益,形成了“四扶一共享”(扶建房、扶就業、扶創業、扶養老、共享收益)的“上林模式”,在鄉村振興的宏圖中,上林人迎來了旅游興村的新時代。
B緊抓產業融合實現快速發展
據了解,目前南寧市共擁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家,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4個,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4家,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48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企業(園區)4個。在推進鄉村旅游業態開發的進程中,引導旅游業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是南寧市旅游部門采取的重要做法之一。
位于西鄉塘區石埠鎮的青瓦房古村落是南寧市第一家廣西五星級農家樂,同時也是國家首批田園綜合體項目試點“美麗南方”的東部起點。村內保存有30多幢明清時期的古宅,青磚石瓦,清風竹影,幽靜恬淡,猶如世外桃源,原汁原味的古村風情吸引了眾多游客。
據了解,幾年前,青瓦房古村落還是滿目荒蕪野草遍地,有將近半數的古宅因年代久遠而缺乏修繕。“美麗南方”充分利用當地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探索出了一條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以及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發展道路。據悉,青瓦房項目于2015年正式啟動,2016年11月開園,項目良好的生態資源吸引了大批特色企業進駐。目前,從青瓦房古村落一路向西已有60多家企業、2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4個家庭農場扎根成長。
“今后,將繼續引導旅游業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拓展鄉村旅游業態,大力開展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市級生態綜合示范村創建工作,推動鄉村旅游快速發展。”南寧市旅游發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C推進旅游扶貧實現促農增收
馬山縣作為新時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近年來以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為抓手,在推進鄉村扶貧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該縣共接待國內旅游者319.5萬人次,增長18.49%;國內旅游消費22.30億元,增長30.59%,旅游消費占全縣GDP的比重超過30%,旅游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率達到20.6%。去年獲評“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喬老村小都百屯就是旅游扶貧建設中的一個典范。
小都百屯位于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游區核心區,2013年10月被確定為綜合示范村,該屯多年來以特色農業旅游景點為招牌,果樹藥材生態農業基地為產銷基地,形成了“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村民經濟收入大幅提高。
據馬山縣旅游發展局局長黃旭進介紹,小都百屯還自建了旅游服務公司,當地村民投入每股5000元作為股金,平時既可以在旅游服務公司上班,年底還能取得分紅。自從推廣這種方法后,小都百屯農民的年收入從2013年的3800多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2萬多元。
村民曾文2012年在村里第一書記的幫助和引導下,以每年3萬元的租金辦起了小都百屯的第一家農家樂餐廳,3年后他緊跟不斷向好的鄉村旅游發展趨勢,擴大經營管理,年收入由2012年的10多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70多萬,加上參加屯里旅游服務公司的入股分紅,預計今年的全部收入能達百萬元,原來在外務工的兒子、兒媳如今也回到屯里一起幫忙經營。
目前,小都百屯已經建設成為一個集度假、美食、觀光休閑旅游多位一體的新型農村,屯內的小都百鄉村旅游區被評為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和南寧市十佳景區,成為南寧最具代表性的鄉村旅游區之一。
D加強人才培養實現人才強旅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實施人才強旅戰略,加強旅游人才培養,以鄉村旅游帶頭人、業主、能工巧匠傳承人為重點,培育一支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鄉村旅游實用人才隊伍是《廣西旅游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中的重點工作措施。
據了解,南寧市旅游部門近年來積極組織各縣區(開發區)旅游部門、鄉村旅游業主和旅游扶貧村村干、致富帶頭人參加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年6月起舉辦了南寧市農村黨員暨鄉村旅游扶貧致富帶頭人專項培訓示范班等多個鄉村旅游培訓班;8月20日-26日組織上林、馬山、隆安等貧困縣區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參加由粵桂兩省區扶貧和旅游部門在深圳市舉辦的“2018年粵桂鄉村旅游扶貧協作專題培訓班”,為進一步創新旅游扶貧機制,推行鄉村旅游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模式,培育旅游扶貧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與機會。
針對各縣村旅游從業人員技能的培訓問題,馬山縣的做法值得借鑒。該縣通過全面實施鄉村旅游技能培訓來引導就業幫扶脫貧,一是通過邀請專家學者對旅游扶貧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開展旅游技能培訓;二是鼓勵引導通過培訓的村民、貧困人口進行自主創業、參與旅游服務等。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也需要跟上時代潮流。今年5月16日-19日,上林縣舉辦了“第一期全區農村黨員鄉村旅游與電商扶貧專題培訓班”,該培訓班計劃舉辦三期,重點培訓縣鄉基層干部、扶貧工作隊員,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青年、農村退伍軍人、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等,為進一步強化鄉村旅游服務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