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能鏈·知快電2021生態群英薈”沙龍圓滿落下了帷幕。據悉,本次沙龍活動是由能鏈快電主辦,期間,能鏈快電創始人、CEO王陽受邀出席,并和在場嘉賓分享了能鏈快電深耕新能源行業的經驗。

能鏈快電創始人、CEO王陽
新能源主導能源革命,快電打造便捷服務網絡
活動期間王陽表示,“能源變革推動了人類的歷次轉型。其中,煤炭開啟了工業革命,催生了近代工業體系。而石油成為了主導能源,推動人類進入到電氣時代。如今,國家大力倡導的碳中和,則是未來世界100年的主題。”
在我國,交通能耗中有90%以上是石化能源,作為一個能耗大國,唯有大力推進新能源普及,才能更好地達成碳中和目標。而能源行業的新一輪變革,必將是新能源逐漸替代石化能源的過程。根據相關機構預測稱,我國新能源車在2025年保有量有望突破500萬輛,而預計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8000萬輛。
基于這個背景之下,能鏈結合行業痛點,依托自身豐富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制定了新能源替換和石化能源減排的“雙輪驅動”戰略,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其中,完善我國碳中和必備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能源車的普及,并讓新能源車主都能享受更便捷的充電服務,已經成為了能鏈快電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一碼通用優中選優,快電堅持的線下戰略
對于新能源車主而言,在尋找充電服務時,經常都會遇到一些令人尷尬的困境,比如通過軟件查看充電樁,而當車輛抵達該充電樁時,卻發現充電樁無法使用。部分車主由于此時車輛電量所剩無幾,只能選擇原地等待救援。
而能鏈快電的出現,則避免了這些問題。截止目前,能鏈快電連接的70萬根充電樁中,包含星星充電、特來電等合作伙伴的充電設備。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之下,新能源車主可以使用快電App一碼通用快電合作的所有充電樁,提升了車主的充電效率。
王陽表示,快電希望在行業內重塑產業鏈,重構能源的‘人-貨-場’。目前,快電正加大投入人力物力,以實現“最后50到100米用戶指引”。一方面,通過實景拍照標注,讓新能源車主可以順利找到優質的充電場站與充電設備。另一方面,采取融資租賃、預購電、資源協作等多種合作方式,賦能想要進入新能源行業的合作伙伴。此外,快電還加大了對自動充電機器人、自動充電機械臂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能鏈還于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融資金額達3億美元。相信在在資本的加持下,能鏈快電也將為新能源行業創造更大價值。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