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申林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與格特拉克公司合作開發的混合動力總成新能源DCT300項目獲得突破性進展,項目投產后產值將超2億元。
浙江申林的主營業務是生產轎車發動機零部件、變速箱換擋系統和操作系統零部件。自1988年與上汽集團“結緣”以來,公司陸續牽手大眾汽車、福特汽車、采埃孚等汽車品牌,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優質供應商。
“只有專注‘智’造發展,提高配套產品質量和精密度,才能不斷提高企業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浙江申林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引進大型多功能伺服自動化智能壓力機自動生產線,加快智能壓力裝配項目數字化改造,實現了對精密參數的自由設置。
“智能生產將原來的12道工序所需人數由10余人壓縮至1人,極大地降低了能耗、節約了人力、減少了人員接觸。”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正是憑著“智”造的底氣,公司才能在招工難、返崗難的掣肘下,成功搶時間、提產能,準時交付一汽、格特拉克等下游企業的配套訂單。
轉型“智”造使浙江申林實現了從“跟隨型”到“領先型”的飛躍,也帶來了不小的資金缺口。“在企業最艱難的時刻,是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撐著我們一路前行,特別是稅務部門為我們一對一解讀政策享受條件,確保政策紅利真正落到實處。”這位負責人坦言,“我們每年差不多都可以享受到超過700萬元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今年僅不動產一次性抵扣就超過300萬元。”
如今的浙江申林正借助新一輪減稅降費東風,進一步深耕“智造”領域,加速開拓環保節能型生產領域。公司計劃把省下來的稅費用于技術研發、設備投入和人才引進等關鍵環節,加快實現管理方式、生產方式、用人機制全方位改革。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