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加工在機械加工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約占孔加工量的40%。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型高強度、高硬度和高價值難加工異形深孔零件更廣泛的出現及應用于航空航天、換熱設備、醫療器械等領域,再加之加工深度、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要求的不斷提高,都使得異形深孔加工成為現代機械制造的關鍵工序和難點挑戰。
對于異形深孔加工,傳統鉆削和電火花加工都有著效率低、成本高、表面質量差的缺陷。而利用金屬在電解液中產生電化學陽極溶解原理對工件進行加工的電解加工技術,由于沒有宏觀“切削力”和“切削熱”的作用,具有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對于難加工材料、異形孔零件的加工具有顯著優勢,且批量越大,單件生產成本越低。
針對異形深孔電解加工工藝存在的進出口流場突變、加工間隙流場分布不均、工藝穩定性相對較差等問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薛潤榮在趙建社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以深徑比大于10:1的異形孔零件為研究對象,對其加工開始、加工穩定、加工穿透的各個階段流場分布進行仿真模擬與優化研究,并配合埃馬克電解加工機床進行加工試驗,連續穩定地加工出高精度的異形深孔零件,以期為實際生產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