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7日6時,管道公司今年已安全輸送原油1.0031億噸。自2010年輸油量突破1億噸以來,管道公司輸油量已連續十年超億噸,10年共為煉化企業輸送原油12.27億噸,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管道運輸是繼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之后的第五大運輸業。與陸上運輸的鐵路和公路相比,管道運輸具有運量大、密閉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環保等特點。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原油的需求不斷增加。為解決沿海、沿江煉化企業生產原料的“供血不足”問題,降低生產經營成本,中國石化提出了“建設完善石化管道網絡,優化油氣資源配置”的戰略目標,投資建設了甬滬寧、儀長、日儀等原油管道及輸油配套設施,華北、華東、長江中下游等地的原油管網基本建成。
經過40多年的建設發展,管道公司所轄原油管道37條、總長7045公里,途徑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接國內5大油田、7座原油碼頭,下聯22家煉化企業,每年輸送原油超過1億噸,成為中國石化唯一集陸地管道、海底管道、大型儲備油庫、原油碼頭建設和管理于一身的原油儲運專業化公司,為滿足煉化企業原料油需求、降低生產成本奠定了基礎。
為保障煉化企業生產用油,管道公司輸油量每年以幾百萬噸的數量增加,其中輸送的進口原油已占輸油總量的九成以上。進口原油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品種多、品質差異大,每個煉化企業對原油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因此,進口原油數量的增加給管道安全輸送帶來了嚴峻考驗。
根據總部下達的原油配置計劃,管道公司一方面根據各條管道的運行特點,以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為核心,不斷優化運行方案,對部分管道通過添加改性劑、實施清管作業等方式提高輸油能力,滿足煉化企業的生產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對節流損失大的輸油泵增設變頻調速裝置、利用配輸實現部分管道常溫輸送、根據管路特性優化調整啟泵方案、實施避峰就谷間歇輸送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輸油動力消耗,確保原油管網高效運行。
管道輸油迫切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輸油環境。為確保管道安全運行,管道公司及時組織人員排查管道存在的問題,落實整改資金、人員等措施消除安全隱患。與地方政府、公安機關攜手合作,建立管道保護長效機制,加大對打孔盜油案件的司法跟蹤力度,打擊打孔盜油犯罪,清除盜油窩點,在嚴格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同時,積極主張民事賠償責任。同時,組織干部員工打通管道綠色巡護通道,加大管道巡護頻次和力度,減少打孔盜油事件發生。
針對進口原油品種多、品質差異大等特點,管道公司加強與煉化企業的溝通協調力度,為煉化企業實施差異化服務。按照總部的配置計劃和煉化企業的需求,管道公司根據不同的油種選擇不同的輸送方式,將規定的油種和數量輸送到指定的地點,滿足煉化企業的生產需求。同時,加強原油接卸監督考核管理,實行一程接卸全程監控,做好進口原油的裝港、提單、船檢、岸罐的數據對比和原油損耗分析,確保高質量、高水平完成計量交接任務,共同維護中國石化的整體形象和利益。
(樊星 舒丹)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