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近日,在10kV小王線王土支線32號桿處,一架小型“大疆精靈”無人機在供電員工的操控下飛向輸電線路,拍照的快門聲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這是遵義鳳岡供電局配電三所開展無人機巡線常態化的一個工作畫面。
“過去都是翻山越嶺、淌河上桿巡線,人累了效率低。現在有了無人機,不僅大大的降低了勞動強度和攀爬桿塔的風險,巡視效果更是事半功倍。可以說一切盡在‘掌控’中。”無人機操控員朱克飛高興地說。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企業工作的需求,遵義鳳岡供電局為輸配電管理部門配備了專用無人機巡視輸配電線路工具,以替代傳統的人工用肉眼或望遠鏡巡視,觀察發現線路缺陷及故障問題難、效率低、不準確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對于一些人員步行難以到達的高山河谷、密林深處區域,即確保了人身安全,還提高了工作率效。
采用無人機輔助巡視,再艱險的地方,它都能飛越到位“抵近偵察”,憑借高清變焦攝影頭和操作員手中的搖控器,近距離拍攝圖片和后期分析判斷,可以達到“火眼睛睛”、快捷精準,再細小的缺陷、故障都能發現鎖定,確保在輸配電巡視中不留“死角”。當線路發生缺陷或故障時,能快速定位故障點,為搶修維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巡線員工鄭紹江說:“以前巡視10kV琊都線牧羊支線需要一天時間,如今用無人機巡視只需半個小時左右就能高質量的完成。”
據悉,遵義鳳岡供電局無人機巡線已形成常態化,并不斷總結無人機巡線的工作經驗,按照標準要求時時對線路進行正常巡視維護管理。今年以來,僅配電三所使用無人機巡線達15次,發現并及時處理缺陷或安全隱患30多處,確保輸電網的健康運行和廣大客戶的可靠用電。(嚴青青 李忠強)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