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石化“130立方米/小時生物流化床處理PTA污水工業試驗項目”開建。該項目在中國石化系統中首次采用生物流化床技術處理PTA污水,可大幅提升PTA污水COD(生化需氧量)去除效率和處理負荷,增加污水處理量,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生產價值。
該項目由上海石化環保水務部、中石化洛陽技術研發中心和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研究。目前,項目前期設計對接工作已全部完成,預計年底投入生產。
PTA(精對苯二甲酸)是上海石化所生產的一種重要化工原料。在PTA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高濃度有機物的污水。此種污水難以進行生物降解,處理難度較大。
當前,國內PTA污水處理主要有兩種工藝,一種采用兩級好氧生化處理,缺點是水力停留時間長、占地面積大、能耗高;另一種是目前上海石化所采用的厭氧與好氧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污水在氧化溝的水力停留時間達50小時之久,但處理水量和出水COD有時無法滿足預處理出水要求,且當裝置受到負荷沖擊后恢復較慢。
130立方米/小時生物流化床處理PTA污水工業試驗項目是一種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相結合的新型反應器。據了解,在此項目開展前,上海石化就已經開展了PTA測線試驗、15噸/小時大型生物流化床處理乙二醇污水工業試驗,成效良好。此項目就是建立在上述兩項中試試驗成功基礎上的工程技術開發。
此外,由于項目采用高效反應器與優勢菌群結合等工藝,具有現能耗低、占地面積小、封閉式操作、產泥率低等特點。(任星橋 虞穎 曹陽)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