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一大早,在湖北化肥公司煤氣化空分裝置一拖二機組大修現場,檢維修中心檢修班副班長朱建新在干活前,先檢查了一遍接油盆、物料箱等環保設備。這是他每天開工前的規定動作。
在裝置大修中,公司將環保要求和措施納入檢修方案,主打綠色低碳牌,最大限度減少環境污染,共抓大保護。“每天早上晨會,我們都會反復強調,促進綠色環保檢修理念入腦入心!”朱建新說。
地處長江邊,環保必須從點滴做起。他們強化危廢處置管控,收集現場廢棄的潤滑油、手套、抹布、油漆桶等物品物料,帶回班組,存放在指定地點,嚴格按照危廢處置流程分類處置,絕不隨意丟棄。
在檢修中,他們嚴格執行“三不落地”“三不見天”“三條線”要求。地面鋪著防滲橡膠墊,拆卸下來的設備和零配件,無論是“大塊頭”還是“小個子”,都有序鋪放在橡膠墊上,再蓋上塑料布。轉子兩端的軸頭是精密設備,他們用塑料薄膜纏好,再用透明膠帶一圈圈纏好。螺栓兩端的螺牙,則用干凈軟布包好,整齊地碼在一邊。現場所有工器具、零件及材料,擺放在一條線上,既整潔美觀又為檢修提供了方便。
雖然油污不落地、零部件不落地,多了工序,添了麻煩,但卻有效隔離了灰塵和異物,避免了污染,為綠色檢修提供了保障。“每天,公司作風督察組和中心負責人、技術員都拉網式檢查現場,對違規行為通報考核。”正在檢查轉子間隙的朱建新介紹說,“綠色檢修不能打折扣!”
此外,他們還按照多修少換、能修不換原則,對拆除的金屬材料和零配件,修復后備用。無法修復的,作為廢舊物資處置,或在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勞動競賽中,幫助員工研習劃線、鏨削、鉆孔、研磨等基本功,實現物盡其用、循環使用。(張愛紅)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