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想到實現,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近日,在接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外港口行”主題采訪團采訪時,斯里蘭卡港務局主席帕拉克拉瑪·迪薩納亞克博士表示,如果沒有中斯合作的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CICT),科倫坡港就不可能成為世界排名第23位的港口。通過與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局港口)在CICT與漢班托塔港的深度合作,斯里蘭卡的港口業升級到了一個全新水準。
這是招商局港口實施海外戰略,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典型案例。自2010年成功收購尼日利亞TICT集裝箱碼頭47.5%股權正式進入海外港口市場至今,招商局港口已在全球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布局,業務遍布非洲、東南亞、歐洲、北美、南美洲及大洋洲。
港口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招商局港口切實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堅持互惠互通、共創雙贏的原則,借助港口對腹地經濟的帶動作用,發揮自身業務優勢與海絲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形成了真正的命運共同體,有力地促進了海絲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了積極的能量。
海外港口布局多點開花
當地時間8月16日15時35分,CICT的3號泊位,“ToledoTriumph”輪正在進行裝卸作業。拖車來回穿梭,堆場貨柜林立,一派繁榮的生產景象。從無法掛靠超大型集裝箱船到成為東西航線重要的集裝箱中轉樞紐港,這個根本性的改變就源于CICT。
CICT是招商局港口在海外首個主導投資建設運營的集裝箱碼頭,也是斯里蘭卡目前最大的單一外商投資項目之一,總投資逾5.6億美元,由招商局港口持股85%,斯里蘭卡港務局持股15%。自2013年7月CICT第一個泊位投入使用并開港運營以來,CICT交出了一份令人贊嘆的“成績單”,顯著提升了科倫坡港的國際競爭力。
CICT操作部副總經理吳勇表示,CICT的碼頭前沿水深18米,配備了12臺世界上最先進的集裝箱岸橋,能操作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填補了科倫坡港不能停靠3E級船舶的空白,一舉成為全球東西航線重要的中轉港。目前,碼頭船舶操作效率為35自然箱/小時,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服務質量得到業界廣泛認可。
操作效率提升的同時,吞吐量也一路攀高。2014年CICT集裝箱吞吐量達到68萬TEU(標準箱),使得整個科倫坡港口的吞吐量增在全球最大的30個集裝箱碼頭中名列首位。2015年,CICT吞吐量達156萬TEU,同比增長約130%,推動科倫坡港全港集裝箱吞吐量創500萬TEU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CICT再次發力,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30萬TEU,推動科倫坡全港集裝箱吞吐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6%。在全球港口排名中,科倫坡港由2012年的第34位大幅躍升至2017年的第23位。
迅猛發展的CICT,是招商局港口海外業務的一個縮影。按照“鞏固亞洲、完善非洲、拓展歐洲、突破美洲”的海外戰略,招商局港口在“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港口布局已多點開花,其投資經營的港口遍布全球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招商局港口在主營業務規模、全球港口布局和港口經營業績上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集裝箱公共碼頭運營商。在港口主營業務規模上,2017年,招商局港口投資的各港口項目集裝箱總吞吐量突破1億TEU,五年復合增長率12.3%,其中海外項目完成1830萬TEU,海外港口項目吞吐量比重達到18%,成為業務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蛇口模式逐步復制推廣
當地時間8月14日16時許,漢班托塔港1號泊位,韓國籍“GLOVISSPRING”輪正在進行滾裝汽車作業。看著一輛輛來自日本、韓國的汽車有序開往堆場,漢班托塔國際港口集團有限公司(HIPG)操作部副總經理馮銘介紹說:“以前碼頭裝卸汽車1小時只有100輛,現在可以達到120輛。”今年上半年,漢班托塔港汽車滾裝業務量已超過2017年的總量。
自從招商局港口去年12月9日正式接手以來,雖然目前僅一期泊位在運營狀態,但是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漢班托塔港的未來大有可為。
HIPG行政部副總經理李永壯透露,按照規劃,在1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將重點發展臨港工業物流區。截至目前,已有來自中國、中東、南亞的約20家企業表達了來此投資的意愿。
在海外港口發展戰略中,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標志性成果和經驗的蛇口模式,正在逐步復制推廣,在海外撒下種子。首粒種子已在吉布提生根發芽。
吉布提位于紅海口,地理優勢突出,腹地經濟優勢明顯。自2012年年底收購吉布提港23.5%的股權以來,招商局港口成功復制蛇口模式,將吉布提打造成為“東非的蛇口”。經過幾年迅猛發展,吉布提正由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國逐步發展成為區域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招商局港口將積極推進吉布提復制蛇口發展模式,把吉布提打造成為“東非的蛇口”。
港口是吉布提的戰略資產,其GDP的八成以上來源于港口及相關產業。招商局港口入股吉布提港五年來,吉布提經營管理得到全面提升,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6%、散雜貨吞吐量增長38%。為了徹底解決港城沖突,適應船舶大型化趨勢,招商局港口又提議并建設了吉布提新港,為吉布提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此基礎上,2017年1月,招商局港口就投資吉布提國際自由貿易區成立兩家合營公司,與大連港集團以及當地政府等合作方,共同實施吉布提國際自貿區的投資、設計、分期開發、施工及運營。總規劃面積約48.2平方公里的自貿區,其一期工程6平方公里,主要開發商貿物流園區和出口加工區。目前自貿區的建設、融資、招商引資、運營準備等有序推進。整個自貿區建成后可產生GDP超過40億美元,相當于目前吉布提GDP兩倍多,可創造就業崗位逾10萬個,超過吉布提可就業人口的六分之一。
隨著吉布提新港區正式投產后,原有老碼頭的業務逐步轉移至新碼頭。招商局港口又量身訂造了發展方案——將老港區改制為城市新中央商務區,成為物流、貿易、金融等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將輻射東非及中東地區,服務約3億人口的廣大市場。這一方案,幫助吉布提政府以最小的代價、最佳的路徑實現了老港區的轉型升級,受到了吉布提政府的高度贊賞。
通過復制蛇口模式,把企業利益與吉布提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真正地結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據悉,這一成功的模式,還將在多哥、斯里蘭卡等多個項目中復制推廣。
在這里扎根,讓夢想成真
由于斯里蘭卡港口業一度低迷,阿南達長期在中東國家工作。2016年,隨著斯里蘭卡港口業務的蓬勃發展,他回到了祖國。在CICT工作一年后,他被調到漢班托塔港,阿南達說:“現在,家人還在別的地方生活。我期待臨港工業區盡早建好,孩子就可以來漢班托塔工作,一家人團聚。”
在HIPG辦公樓附近,有一個佛教寺廟。由于漢班托塔港的發展,帶動了英語熱。寺廟每周都會免費教英語。附近一家幼兒園的老師如涵每周都來學英語。她說:“在這學完英語回去教小朋友,等小朋友長大了,就可以到港口謀得一份好的工作。”
26歲的迪倫是CICT的一名橋吊司機,已結婚成家。雖然每天上下班要耗費4個小時、往返50公里,但是迪倫覺得很開心。他靦腆地一笑,解釋說:“既能從事自己喜歡的港口工作,又能賺錢養活全家。”
……
“港口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更多經濟活動,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民致富。”帕拉克拉瑪博士欣慰地說。“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成果惠及的當地民眾越來越多。目前,港口、航空和銀行已成為斯里蘭卡收入最高的三大行業。招商局港口在斯里蘭卡的投資有效帶動了當地人的就業,讓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體面的生活。
在漢班托塔港,斯方員工超過800人,而中方工作團隊僅26人。如果漢班托塔港臨港工業物流區由夢想“照進”現實,將為5萬人提供就業崗位。CICT也是如此。截至目前,CICT共有1483名員工,其中自有員工286名,中方員工僅18人。據測算,CICT項目為斯里蘭卡創造超過7500個就業機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在35年合同期內,將為當地創造的直接稅費達18億美元,有效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很多切身的感受和故事,或許能讓這些統計數據變得更加生動。HIPG操作總監提薩的感受是:“接手漢班托塔港幾個月來,當地工資和土地價值都有所增長。”
馮銘也有相同的感受。“去年12月份接手的時候,路兩邊非常荒涼。現在,商店、酒店逐漸多起來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明顯變好了。”他感慨地說,漢班托塔港的未來肯定非常好。每一位中斯員工都有自己的小目標,也有共同的目標——“在這里扎根,讓港口的夢想成真”。
和諧共生的“大家庭”
“我們與中方的同事,相互尊重兩國不同文化,相處得很融洽。”漢班托塔國際港口服務有限責任公司(HIPS)首席執行官、HIPG安全總監拉維表示。融洽相處的案例有很多,李永壯脫口而出:“斯方員工每天有五六次的茶歇時間,但是當他們看到中方員工專心致志工作時,會自覺縮短茶歇時間。以前,他們不喜歡下班后處理工作,但是由于港口作業的特殊性,他們現在會根據工作需要,及時處理郵件。”
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增強員工的企業歸屬感,招商局港口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尊重當地文化,積極促進中斯文化融合發展,關注并解決員工工作與生活上的困難,精心構建了一個新的和諧共生的“大家庭”。
“我們企業的經營理念、規范標準要與當地文化融合,真正做到入心入腦,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今年1月剛剛接任CICT首席執行官的黃鵬,曾在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PWorld)工作了6年,有著豐富的多元文化環境下的管理經驗。他的經驗就是,要想贏得對方尊重,自己必須用心融入,要扎下根,要設身處地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
每次出差回來,黃鵬一定要去員工食堂轉轉,“這樣,整個碼頭都知道CEO回來了。”他還主動走進員工休息室,傾聽員工的訴求。聊的問題都很細,空調是否制冷,床舒不舒服,菜合不合口味,年假不休如何補償,對福利是否滿意……對于員工提出來的問題,他都會針對性地整改,逐漸樹立了威信,贏得了信任。在CICT,每名員工都知道,不管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去CEO辦公室溝通交流。
同時,為了積極促進中斯之間的合作交流,CICT利用招商局集團強大的資源網絡,分批安排本地骨干員工到深圳和香港進行免費培訓學習。他們為學員提供一流的師資力量,努力使斯方員工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使其回到斯里蘭卡以后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傳播,從根本上解決斯方在專業技術人才方面的欠缺問題。比如,2013年3月,他們組織首批16名斯里蘭卡籍員工在招商局港口深圳母港培訓3個月,賈那卡就是當時受訓的人員之一。經過幾年鍛煉,他由橋吊司機迅速成長為培訓師,至今已經“帶”出了50個“徒弟”。談及夢想,賈那卡直言要做到管理崗位,希望有機會到招商局集團的其他海外碼頭工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非常了不起!”帕拉克拉瑪博士為此點贊。
□記者手記
分享價值拉近民心
“我們打進了四分之一決賽!”13歲的妮瑪莎和小伙伴們興奮地說,在近日舉辦的2018年斯里蘭卡全國校園女子籃網球(netball)比賽中,她們的夢想實現了。
妮瑪莎就讀的漢班托塔的一所鄉村學校組建籃網球隊已有10年,孩子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參加全國性的大賽。球隊教練魯帕感激地說:“HIPG為我們更新了訓練設備,幫我們解決了參賽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和隊服等問題。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做這件事。”
另一所提薩普拉學校的200名學生今年內也將實現一個新的夢想——在新的辦公樓里上課。目前,他們的學習條件很艱苦,CICT已經向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申請了155萬港元,幫助該校新蓋教學樓,并配備桌椅、電腦等設施設備。
周末到寺廟為貧困學生送食物,組織鄉村小學生藝術比賽……扎根于斯、成長與斯、回報于斯。HIPG在創造企業自身價值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與當地民眾分享價值。“孩子們的夢想最可貴,我們愿意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李永壯說,“這也是我們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熱心公益事業,做好民心相通工作的要求。”
CICT也是如此。他們積極參與當地的慈善公益活動,為困難群眾帶去關懷和溫暖。在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指導下,CICT與當地的慈善基金會取得聯系,參與了一系列捐贈活動:參與“斯里蘭卡光明行”活動,聘請國內眼科專家為斯里蘭卡千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在斯里蘭卡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受災群眾送去急需物資和善款;資助兒童醫院、鄉村學校和廟宇修繕等。自公司成立以來,累計為斯里蘭卡慈善事業捐款約500萬元人民幣。
公益項目還有很多。在吉布提,招商局集團還在開展安居房項目,計劃用10年與吉布提政府合作建設1萬套安居房,廉價甚至免費提供給貧苦百姓居住,解決6萬人的住房問題;還計劃3年投資200萬美元建設培訓中心,提高當地勞動力素質……
創造價值、分享價值,招商局集團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立足長遠,扎根當地,真誠回報,樹立了中國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會讓“一帶一路”沿線人民的心走得更近,讓友誼走得更遠。(姜秋華)
本文圖片由招商局港口提供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